北寨村中将军冢

2022/12/10 来源:不详

北京白癜风网上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年的发掘现场

从十几年前开始,笔者就多次到北寨村行走访谈,想通过村里老人们的记忆,还原一下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著名的“沂南北寨汉画像石墓”在历史上存在的影像。

那些年在北寨村的采访,我走访过记下名字的村里人有刘曰恒、胡乃甫、朱长录、胡乃民、肖纪功、张秀春、王玉德、张玉田、孙太相、张艾溪、胡乃富、郭泽元等人(姓名用字都是音同,可能字不同),还有许多人没有被记下名字。

对于北寨汉墓的原有模样、几次开挖的情况、村庄旧事等等,这些老人们的说法几乎是一样的;还有前几天走访的王忠义、张秀海老人,他们的述说也基本如此;在此,我综合他们所说的情况,对“将军坟”有关的历史存在,作如下记录整理。

当时的大量的采访,是想捉摸点“墓主考证”的民间说法,但最终也没个清晰的说法;毕竟,北寨村的现居民,与近两千年以前的大墓存在相比晚了很多很多。“将军坟”附近的居民,来了走了,走了来了,还不知经过了多少更代变迁,说不出所以然也是正常的。

高高的大土墩

传说,北寨村与南寨村历史上是一个村,叫“墓冢村”。村庄位置在北寨老村西南高地上。这种说法,村碑文字有记载,也有古碑可以溯源。王忠义老人说,在老村西南,曾有一通“圆头碑”,一米多高,不大,上面有着“墓冢村”名字,还有记载“雍正八年被大洪水冲毁,分成了南寨、北寨两个村”事件的文字。这通碑在公社化时期,开挖村西南水沟、修建村西南沟桥时被填到了沟桥北头了。

民间习惯,现在还有“寨里”的称呼,一般是称呼北寨村或者是南寨村。“金明生、银寨里”,这是老社会人们称赞寨里的土地肥沃的赞语。

北寨村是个“杂姓庄子”,一共有张、王、郭、胡、时、聂、高、刘、韩、郑、朱、孙、从等二十多个姓氏;二十多个姓氏中,张姓、魏姓来的早,只是,魏姓已经在前些年消失了。北寨村为什么这么多姓氏?有人猜测,可能是清朝年间,寨里的土地被地主大户设了“庄子”,有各地的农民来给大户种地、安家有关。

“将军坟”位于现村庄的前部,是北寨南寨村庄所处小平原的一个丘阜高地。按照古老风水学的观念,这个地点,可谓占尽风水之利。这里山环水绕、依山傍水,东边是县城西山,右边是灰山诸山,南边是高崮、三角山等一溜案山,北边是旋崮山;对应了古代“左青龙、右白虎,南朱雀、北玄武”的四灵方位。我一直怀疑北边的旋崮山(又叫仙姑山)是历史上“玄武山”的音讹而来;还有左边的青龙、右边的白虎之势,山形可谓惟妙惟肖。至于北部汶河在旋崮山头的大转弯冲决而出的山水大口,是一种地理上的“洞明”之见,也是妙不可言。

年以前,老人们传说中的大墓,是一个高高大大的大土墩,人们习惯上称作“将军坟”、“将军冢”或者“王坟”。传说,老年间汶河经常发洪水,发大水的时候,“将军坟上能安开十八个团瓢供人们躲水”等等。将军坟上还有着很多古树,有老槐树、老柿子树、核桃树等等。肖纪功老人就说过,大墩子东侧有一棵两揽抱粗的老槐树,他就经常爬上去掏野鹊窝;他年轻时身体十分灵活,能“像猫一样”抓住点树皮就能爬树。

将军坟东边,曾有一个寺庙,早年间叫“东平寺”,以后是奶奶庙和关爷庙,是个道观,先有朱姓道士在里面,以后是盛姓道士居住管理。现在,白果树所在的位置就是庙房子的前边。

年、年土改分地以后,家家户户从将军坟上挖土推土垫猪栏、牛栏,垫场、垫当门等等,大土墩迅速地减损,到后来露出了石条子。刘曰恒老人曾说过,年大参军时,县里在将军坟前开会,将军坟前边的土就已经被挖去了一大截,成了一片空地。

大石墓暴露出来,上面也有了洞口,出了个“大地穴”;雨水灌到墓里,墓中有了很多的淤泥。有很多人点着“苘杆火把”下去探看,胡成法顺着木棒下洞子时,还掉下去摔破了头。那个时候,里面的石门洞子只剩下窄窄的上部空隙,人们顺下木棒下去,进去后,从一个门爬进另一个门,在里面爬上半天,也数不清到底有多少间墓室;只是看见了石头上的刻画还有“涂着朱砂红的龙头”。

石坟露出来了,东边的寺庙也破了。那一年“拉神运动”,南寨村里的王洪成带人来把庙里的神像关公像、张飞像等拉倒了、砸了。多少年来,村里还有着“王八拉神”的戏语;王洪成排行第八,被人们戏称“王八”。

年的第一次挖掘

年,沂南县政府机关和“老四团”部队在南寨住着,县公安局、司法科设在北寨村里,住在郭树文、王坤他爷等人家的房子里。

政府穷、“老四团”也穷,县里就来扒“将军坟”,想扒出点宝贝来换点钱;也想保护墓内文物,不被盗掘的用意。

来挖将军坟时,是袁区长带人来看的,还弄来了不少的犯人干活。那些犯人白天干活,晚上住在胡家田、张秀臻等人家的院子里。因为是押着犯人干活,县公安局就派了人白天晚上站岗。有一天晚上,站岗的人听得将军坟旁边的水汪里被人扔了一块石头,响了一声,就报告了公安局。公安局怀疑有人搞破坏,就把住在将军坟西边的孙某某逮了,关在张步堂家的屋子里关了一天,审问了一通,原来是柿子树上掉下了柿子。

这一次挖坟,除了从上边的洞口进去,也从墓门处挖了大坑,当时墓门外两旁还有“砖把子”,“砖把子”和墓门一样高;墓前门是石头门,严丝合缝的,打不开,被用大锤砸开了,石门也被砸碎了。

县里本想挖点宝贝,可是大墓早就被人盗过了,里边空空的,只是在门口一边有一碗小钱,是五铢钱;后室门前有人骨,是小腿骨,小腿骨很长;“都说将军坟埋的将军一丈二的身材,看来不假”。

没挖着东西,县里就把石坟又用土填起来了。填土太少,到处露着,到处有窟窿。以后,里面积满了雨水,长着“青央”,成了蛤蟆蛙子汪、垃圾汪。

村里老人回忆的年的挖掘

四十年代后期,村里住户在将军坟西边、南边都盖了房子,西边西南住的是孙太成、孙太明、朱文烈等户。

年,省里老蒋、老邰、老孙、老王、小张等人来挖掘将军坟,也是用的劳改队里的犯人干活。还雇了一些民工干活,一天七八毛钱一个工或者是一天挣二斤谷子。老蒋等人住在将军坟西边朱万成家的三间房子里,雇着村里胡法玉给他们办饭。

这次挖坟子,不是为了挖宝贝,就是想着“捶花”(捶拓片)。他们在石坟前挖了个通道,直通着门口,好向外推土。又把墓顶全都挖开了,开了上口。

为了“捶花”,他们把墓里淤泥都打扫干净,把刻花的石面都用水刷了清理干净后,又在石头上铺上纸,用捶包沾着墨汁子“捶花”;捶下来的花纸,和石头上的画一模一样;也有不合格的,挑出来都摞到屋角上。

“捶花”的那些日子,老蒋他们的工具都放在墓里,晚上需要人站岗,村里的民兵王忠义、朱凤奇等等都给老蒋等站岗,一晚上挣八毛钱。

“捶花”完成后,老蒋等人又叫人来把墓全部用土填死了;埋土之前,找了冯家村的石匠国文光、国兴隆爷俩、还有胡家旺的姓胡的老石匠做了两扇石门,石材取自团山西坡赶集路子旁边石塘,墓顶上、墓后边缺的石头也都做了合铆合榫的石头堵上了。

这样,将军坟又埋到了土下,以后,村里人还在上边打场。

老蒋等人那时候从济南来,都是步行到界湖,再步行到沂河东公路上坐汽车。老蒋走的时候,村里张秀春等还挑着挑子过沂河送他到辛集坐汽车。张秀春说,他把老蒋等人送到辛集,老蒋还给买了一个大锅饼,让他吃;吃不了,还带回家一大块,那时候缺吃的,一块饼就恣的不得了。

《沂南古画像石墓发掘报告》的记载

年北寨画像石墓的发掘是一次科学的文物发掘,发掘以后,于年3月出版了《沂南古画像石墓发掘报告》。《沂南古画像石墓发掘报告》总编辑是南京博物院院长曾昭燏,其中的“画像石内容考证”、“年代考证商榷”、“在艺术上的价值”等主要内容都是曾昭燏执笔写作的;蒋宝庚协助写作了“画像石内容考证”,又写作了“发现过程和发掘经过”;黎忠义写作绘制了“墓的结构”章节。

《沂南古画像石墓发掘报告》,是科学严谨的考古态度和缜密丰富的考古知识的集大成之作,是老一辈考古学者的心血之作;加上精美的印刷质量,一直在国家考古著作界享有盛名。年,《中国文物报》组织了“二十世纪文博考古最佳图书”评选,该著作还被评为“二十世纪最佳考古发掘报告”。

《沂南古画像石墓发掘报告》中,有清晰的关于发掘经过、报告撰写等的表述,现摘录其中一些文句,以资阅读。

第一章地理环境及发掘经过

——“北寨村在沂南县城西八里,处于一个四面环山的小盆地的北部,北负县崮山,南面荆山,西临汶河,汶河之西南为灰山,东倚团山,又名界湖山。界湖山为一石山,供给当地人丰富的石料,村中房屋皆为石建,覆以草顶,村里居民在农业生产间暇的时候,多以采石为副业。

古画像石墓位于北寨村内的打谷场里,当地人叫它作“将军冢”,四周均临着民居。据村中八十二岁的郭伯巨说,此墓原来封土很高,有如土山,顶上长着合抱的大树,往年山洪暴发,墓上可供数家避水居住。又据村中六十岁的老人魏来田说,由于村人历来在此取土垫栏,封土渐次挖去,至年间,突然露出墓顶;当时民主政府怕文物流失,曾组织力量发掘,用了三百多个工,只得到灰陶狗一件,五铢钱若干,随后又填死了。

年,沂南中学(当时设在北寨村南半里的南寨村内)教师周克从群众口中得知有此墓,便把消息反映到文艺报。同年5月30日,山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派蒋宝庚、台立业两人前往调查。年春,华东文物工作队奉中央文物部社会文化事业管理局指示,与山东省文管会合组力量前往清理。3月3日,蒋宝庚、台立业二人由济南乘火车到益都,再由益都乘汽车到苏村,然后由苏村步行至界湖镇——沂南县人民政府所在地。在界湖镇联系好工作,3月6日一早便开工。

发掘工作,先从墓道开始,挖出墓道,以便取土,然后清理墓室;墓内淤土很多,并杂有乱石,一个星期才清理完毕。------在清理时,发现墓顶曾经人动过,墓顶石并有部分被砸毁,落到墓里,为了清理墓顶,又将墓上封土起去。此后一面清洗墓室,开始为画像石作拓片。一面报告华东文物工作队,请派人来作绘图和协助捶拓工作。3月18日,工作队派王文林、黎忠义、张世全三人前往,在北寨村住了五十天。绘好墓的结构图,做好画像石拓片。4月28日,工作队又派李连春前去拍摄图片。在以上工作完成后,请沂南县建设局协助,将墓加以修理,顶上石块移动的归还原位,缺少的补上,并装安新的封门石板,墓顶及石门用石灰浆灌抹,墓道用土填塞,顶上加一公尺厚的封土,最后打了一个石标树在墓门顶上。

为庆祝五一劳动节,同时加强文物政策的宣传,我们在沂南文化馆举办了个展览,将画像石部分拓片展出,到场观众余人。

全部工作于5月14日结束。”

需要说明的是,当时的画像石拓片展览地点是在界湖街老街道上的沂南县文化馆;早些年,许多老人都回忆说去看过。

曾昭燏先生在《序言》中叙述了“发掘报告”的成书过程:

“这墓的发掘工作和这报告的编写工作,是由华东文物工作队和山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合作而成的。田野发掘由蒋宝庚、台立业两同志负责,摄影工作由李连春、蒋宝庚两同志负责,制拓片工作由王文林、张世全两同志负责,测量和绘图工作由黎忠义同志负责,这报告所有的插图也全是黎同志绘制的。报告的文字部分由曾昭燏、蒋宝庚、黎忠义三位同志合作写成。”------

“我们感谢南京大学教授胡小石先生、南京工学院教授刘敦桢先生、南京师范学院教授傅抱石先生、中央文化部副部长郑振铎同志和中国共产党南京市委员会宣传部部长周邨同志对我们编写工作的指导。”------

关于曾昭燏女士,她是曾国藩的曾长孙女,在南京大学毕业后,又在德国进修过考古学,是新中国考古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参入了许多文物古迹的发掘,时任南京博物院院长,在考古界有“华东门神”、“南霸天”、“考古女杰”等称谓。中央文化部指示让华东文物工作队、南京博物院与山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合作发掘沂南画像石墓,体现了国家文物部门对北寨汉墓发掘工作的高度重视。

也正是曾昭燏女士的参入发掘,才使沂南北寨汉画像石墓的发掘和研究,提高到了时代的顶层高度,其研究成果至今还是教科书般的被世间奉若神明,无人超越。

就拿“年代考证”来说,曾昭燏先生从墓葬的结构、形制、出土物件、画像内容等,又结合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等多个角度予以分析研究,最后得出了“推定造于东汉晚年、公元年以前。”的结论,但是由于没有直接的墓志铭、历史资料记载等等的证实,曾昭燏又指出:“只是相对的,一般的说法,而不是绝对的、肯定的断语。我们期待更多的发现来判断这种说法,也希望学术界的同志们共同讨论。”

所以,最后形成的发掘报告使用了“沂南古画像石墓”的称谓,而没有称作“沂南汉画像石墓”。

虽然当时曾昭燏先生没有定论,但是,因为她的研究成果几乎没人不服,所以,以后的北寨古墓定名,包括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用名,也使用了“北寨汉墓”的用词。

另外,参入发掘的几位人士,也都是当时南京博物院和山东文物局的骨干力量,蒋宝庚、台立业都是老牌的考古专家,蒋宝庚毕业于齐鲁大学数学系,文化底子十分丰厚。台立业的父亲是山东省著名的“拓片师”;台立业的拓片制作有着家传,在北寨时还是学着捶拓,他正在“练手”阶段,捶拓的拓片很多都被曾昭燏先生视为次品给挑出来了。但是,王文林、张世全都是拓片名手。黎忠义先生是南京博物院的绘图专家,他的制图是世界顶尖水平。

何况,在“发掘报告”的编写过程中,还得到了刘敦桢、傅抱石、郑振铎、周邨等一个个闪光的巨匠级人物的关照,曾昭燏先生还找了老师胡小石先生题写了书名。

年,曾昭燏先生受运动折磨,像北寨汉画像中的“飞人”一样,纵身跳下了南京钟山灵谷塔,自尽身亡。

斯人已去,天地含悲。

《沂南北寨古画像石墓发掘报告》,一部经典的考古巨著!一部精美的顶级图书!

沂南有缘!北寨有幸!沂南北寨汉画像石墓是文物考古界的幸运儿!

关于墓主考证等后期的发掘和研究

“将军冢”很早就被盗掘过,迹象表明,有民间盗墓贼的偷盗,也有官方、军队大开挖式的“官盗”。由于遭到破坏,墓主到底是谁,已经无法知道了。

北寨汉墓还有一个短缺,那就是题记文字非常少。不像“苍山卞庄元嘉元年汉画像石题记”那样有着几百字的题记文字。

学术研究界一直有个发现,就是在北寨汉画像石墓某个地方,有几个文字题记,是“金元时期”的。专家们推断,这“金元题记”是外族人入侵统治的时候,把已经盗空的汉墓又“雀占鸠巢”二次使用了。

关于墓主考证,学术界有着“城阳王说”、“诸葛亮家族墓说”、“刘洪家族墓说”、“阳都侯伏湛说”等等各种说辞;而民间传说,这里埋葬的是一个姓孙的将军,将军兄弟三个,大哥叫孙祖,埋葬在孙祖镇驻地;二哥叫孙阁,埋在北寨;三弟叫孙农,埋在孙农村(现孙隆村)西傅旺庄西的九鼎莲花山的山头下。

历史资料中,明生、寨里一带有过“孙廓社”的称谓,是不是由“孙阁”演变而来很难说。

临朐董家庄有“孙嵩画像石墓”,莒县东莞沈刘庄有“孙熹画像石墓”;东汉年间,孙姓画像石墓在这一地域的大量存在,是否能给北寨汉画像石墓墓主考证带来一个旁证启发呢?

在这些大量的墓主考证研究中,笔者总是认可于民间的传说,总是感觉民间传说说法还靠点谱。

现在,北寨建设有“北寨汉画像石墓博物馆”,是年重新发掘后建设的;同时发掘的还有二号墓,出土了五龙戏珠石砚和陶器、石器、铜器、银器等87件及余枚铜钱,另有铁刀和漆器腐朽的痕迹。还有一件宋代的博山瓷器油灯和一具人骨,推断是宋代盗墓贼拿着油灯进去死在里面了。

这里还是一处墓群,既有汉代墓葬,同时还有唐宋墓葬。年,北寨村村民在将军坟西南不足百米的地方挖姜窖子,挖了一个小型砖室墓,墓葬不大,但是里面的器物很多,金、银、铜器、陶器、玉器等都有,还有大量的丝织物,如果不是被挖窖子的人用鼓风机吹跑了,那些丝织物也大有文物研究价值。

将军坟墓主会是谁呢?这么一座精雕细刻、设计、建设等无与伦比的大石墓,无论从规模、艺术手法、建设构造等都是惊人的!这期待今后的探究了。

(以下图片来源于《沂南古画像石墓发掘报告》)

年考古发掘时的北寨村,背后的是旋崮山,有“玄武”龟首蛇神的形状。

北寨村西河岸厚厚的黄土断崖

灰窝、朱家岭、圈里等村通过汶河的季节桥,这是初春季节,水势依然很大。

南面的三个小山头,组成“元宝”形状,也是北寨风水因素之一。

民工在开挖墓道和墓顶土,看来这个时候就没有石门了。

此前年的发掘,连个石门都没补上;说是发掘,也是一次破坏。

这张照片我向村里很多老人问过,都说右后那个矮个子人是从松田。从松田参入的时间很长,能干,被省里老蒋起了个外号叫“建国主任”,不知何由。

省里来的考古人士

从墓前开挖的墓道

笔者收藏了二十年的发掘报告,本来外皮完好,那些年拿着到北寨村去,破损了。

内里还是完好的。

书法家胡小石先生题写的书名

黎忠义先生手绘“羽人飞天”图案。

黎忠义先生绘制的结构图

曾昭燏对于年代的考证,现在被广泛认可,无人超越。

门楣画像原拓印制,人物面部线刻毫发毕现;现在的拓片,因实物面部线刻太细,多有磨平或者侵蚀,已经很多不清楚了。

前几年有个炒作,说八、九十年代日本人曾出价五十万要买一套汉墓拓片,一下子把人引导向了求拓热潮;这种炒作不好,对保护文物有害。

其实,这是炒作而已,真正的研究者买一套书籍就可;收藏家们,也不会花这么高的价钱、冒着犯法的危险收藏。收藏者获得了拓片,非法出售了,公安局的“小绳子”会栓了他;况且,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物,私自捶拓是犯法的。

请参观者和社会各界保护文物,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仅有的题记文字。这规整的隶体字,绝非民间作者所能书写,它对书法、文字演变研究也很有好处。

曾昭燏先生与李济、夏鼐、吴金新等人的合影,中间是曾昭燏。

笔者在年拍摄的北寨村

照片背面,当时记了文字。

这是有次到北寨新村走访,从山口下来,从东边拍摄的村庄图片。

远处的是灰山,有白虎卧踞之势。

照片背后也有记录文字。

这是年发掘时的工作队生活管理员胡法玉先生的照片。

村里老人说,他朴实本分,腿脚勤快,办事周到;工作队撤走时,曾向他商量让他跟着到曲阜某个考古工地服务,他因为家里人口多等原因推辞未去;以后,省里老台又来看望过他。

这是8月25日星期六笔者到北寨汉墓博物馆拍摄的图片。博物馆大门,汉阙,铺首衔环门饰,很有风格。

入门后有七十年代所立“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碑,书写雕刻很好,只是“寨”字是新简化字。这次简化字改革,实行了一段时间后就作废了。

正面的一号墓门口,右边的是二号墓,两个墓紧邻。

据勘探,一号墓西南、南部等还有墓葬,墓葬布局,有“携子抱孙”家族墓的特征。

从后面看到的二号墓

院落东南角的白果树

东面的碑廊、画像石,散出于沂南境内神墩、双凤庄、砖埠、西独墅、新王沟等村。

南边的画像石拓片展示房。

从侧后看到的将军坟墓体

墓体后面

从里面看到的大门。

博物馆前广场

广场

东面看

西面看

从博物馆东南角走村

东边的街道

村庄东南的村碑。

村碑文字:“建于宋初,名墓冢村,雍正年间大水为患,民分移原址南北成村,且筑堤防水,形如围寨,村在北,故称北寨。”

村碑所在的南北路,过去是沟通北部明生、南部圣良庄的主要道路,在旋崮山山头处,东边擦山、西边临渊,道路十分惊险。随着县城西外环建修,旋崮山山头被劈掉一半,道路大变。

东边的山势,真的是青龙盘卧!

北边的旋崮山,有着龟首蛇身状。旋崮山也叫仙姑山,老年间有庙,每逢四月初八,有庙会。据说原来的庙会日期是六月初六,因为逢山会天气太热,又经常遇雨,把赶山会的女客们淋成“落汤鸡”,绢衣湿身,身体暴露,非常窘迫,所以,众人商量着就改了。

以前通向村庄的一条主要道路

路边树荫下乘凉的老生产队长。

居住在老村东北部的王忠义老人

一条南北巷子

临近西河的一条石墙巷子。

北寨村从七、八十年代规划了东山下的新村,这里老村区属于控制地带,老村内很少见到新房子。

村西新建修了滨河大道

河岸整修了“汶河湿地公园”。隔河远处是王宝山,也叫王八山,从风水说,也是一个佐山。王宝山上据说有很多竖体石穴墓葬,可能是唐宋物。

滨河边的陋巷,“一下子回到了解放前!”

窄窄的石墙老巷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26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