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男子打猎,无意中采摘坟头花,道士

2025/3/20 来源:不详

中科医院专家微信 https://weifang.dzwww.com/cj/201711/t20171123_16264512.htm

明朝年间,东鲁村有个姓顾的猎人,叫顾壮福,他从小就失去了父母,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原本不在东鲁村生活,是从西边逃荒过来的,在顾壮福逃荒的过程中,他的父母由于吃得少,体质差,就染上恶疾去世了。

而运气较好的顾壮福就跟着乞丐的大部队一直走,走到了现在的东鲁村,其他的人都是夫妻成双成对或者有父母在身边,只有顾壮福孤身一人,每当别人喊他名字的时候,他总是闷闷不乐,因为他的境遇和自己的名字一点都不符。

虽说失去了双亲,但是生活总是要继续,只不过相比其他身边有个帮衬的人,顾壮福的生活要艰难一点而已。

虽说是同一时间流浪到村里的,但是其他的乞丐都已经变成村民,并且盖上了房子,而顾壮福孤苦无依,只能在村外的小河边搭了个帐篷在那里住着,帐篷和房子一比显得很小家子气,可是顾壮福的帐篷里啥都有,生活也不缺什么。

更重要的是顾壮福知道生存艰难,要和大家打好关系,他不仅乐意助人,还有个好脾气,因此村里村外经过帐篷的人,都会去他那儿坐坐,有时候聊聊天,有时候一起商量种田,有时候就是要找顾壮福和自己一起上山打猎。

打猎的话可是顾壮福的看家本领,原本在老家的时候,有一片大草原,父亲经常带着顾壮福去拉弓射箭,一射一个准。

正是因为顾壮福的这个特技,让他成了村里的猎人,每当村里有祭祀活动的时候,就会拜托他去山上打点野味回来,摆在供桌上伺候祖宗。

当然他们也会付钱给顾壮福,顾壮福只会象征性地收一点,毕竟是村里的事情,他现在也算半个村里人,不好拿太多。

到了冬天,这帐篷实在是冷得住不了人,风从北边的帐篷缝里吹进来,顾壮福刚刚烧开的水一下子就凉了,想喝口热的都不行。

他只好将帐篷连同里面的锅碗瓢盆都收起来,远离小河,继续往山上走去,找了个背风的小山丘,观察好地形之后,确定这小山丘可以帮着他挡一挡凌冽的寒风,才把东西又重新摊开,在这个小山丘旁边重新搭起帐篷。

搭完帐篷,顾壮福才发现自己累得没顾上喝一口水,赶紧拿出水袋往嘴里灌,刚喝一口,嘴里就“嘶”地一声,主要这水太凉了,让他的牙齿都要开裂了。

这还不容易吗?现在连风都没有了,又在小山丘旁边,就赶紧去捡些干柴火,把火给烧上,一边取暖,一边给自己做点好吃的,煮锅热汤再说。

没过一会儿,一锅热乎的汤就烧好了,顾壮福放了点前几天从山上打的野味和野菜,这锅汤能吃上一天呢!

吃完之后整个身子都暖和起来,他一看天气,怎么才过了中午,就已经黑压压一片,跟傍晚一样了,他得赶紧去再捡些柴火才行,不然晚上天黑了,太冷的时候会冻死。

他将帐篷里的火熄灭了就往山上走了,他不怕自己的帐篷被偷家,因为上山的基本都是村民,除了自己村的村民,周围的村民都知道这个帐篷是顾壮福的,要是顾壮福不在的话,有人需要休息,坐一会儿就走了,都很有礼貌,有些村民还会留下吃食给顾壮福,大家都很友好。

顾壮福一个人背好竹篓,拿起柴刀慢慢地在山路上走着,兴许是冬天的缘故,他一路走来都没看见路上有人经过,一直都只有他自己,就连鸟叫声都没有。

山上是光秃秃的树木,再过些时日,怕是要下雪了,他顺着山路前行,在能看得见枯枝的地方停下,然后捡些细的枯枝,用来引火,再砍些粗支,用来烧火。

他俯身下去,一刀又一刀地砍着,在大冬天里也没有出汗,身子倒是暖和了不少,就在他收完今天要用的柴,往回走的时候,忽听得一阵阵的哀怨声。

顾壮福想,该不是我砍太多树木,惹怒了这片的动物吧,可他也没砍多少,只是一个背篓而已,他寻着声音往前边的林子里跑去,又没有声音了,他也觉得奇怪,还是早点走吧,不然天黑了,发生什么事情就不好了。

就往外面走去了,他走了几步,又听到了一阵疼痛声,但都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他呆呆地站在一棵光秃秃的树下,眼睛转了一圈,没有发现任何异样。

这时他才放下心来,他估摸着应该是他想多了,可能是这树林空荡荡的,有些回音也说不定,就抬起手将柴刀放回篮子。

收手的时候,感觉有一滴水滴在了他的手背上,他抬头看看前面的天空,难道是要下雨了吗?就看了看自己的手背,竟然看到一滴红色的液体顺着手背往下滴。

他转过身,抬头往树上一看,竟然是一个人,是个道士,穿着道袍,但是身上有伤,血不断地在往下淌。

那道长和顾壮福四目相对了一会儿,道长用仅有的力气对着顾壮福张了张嘴,连声音都发不出来了。

顾壮福这才明白原来是树上的人在求救,难怪他在地上转了一圈都没有找到人,时间紧迫,要赶紧把这道长从树上弄下来,可是他没有绳子,爬不上去,而且这树光秃秃的,他没有任何可以支撑的点,这倒是把顾壮福给难住了。

他往林子里面跑了一圈,到处看有没有绳子一类的东西,终于在一个山崖边看到一根很长的树藤,就把树藤用柴刀割断,一直往回拉,拉了很长的一段才将树藤的另一边砍断。

顾壮福将树藤在地上拖着,拖到树下,然后用力一甩,就甩到了一根树杈上,这样他就能顺着树藤往上爬,将道长背下来了。

为了以防万一,他又从旁边的树下搜集了好多的枯叶,垫在树藤下面,以防他们下来的时候掉到地上,如果地面太硬的话那道长岂不是会伤上加伤。

顾壮福放下身后的篓子和手上的刀,爬了上去,拿手指微微测了一下,还好是有呼吸的,赶紧将道长背在肩上,往藤下爬去。

快要到达地面的时候,顾壮福有些力不从心了,整只手松了下来,那道长的身体一下子就倒在了枯叶上,幸好下面是软乎乎的,这一刻顾壮福为自己的先见之明感到高兴。

顾壮福将竹篓背在胸前,将道长背在身后,这属实有点难为他了,还好他身形壮大,沿着山路踉踉跄跄到了自己的帐篷,赶紧生火,将热乎的汤递到道长的面前。

可道长只能眨巴着眼睛,连话都说不利索,顾壮福又蹲下来,一口一口喂给道长吃,道长喝了点汤,吃了点东西,身体算是缓过来了,可还是不能说话,在顾壮福和他讲话的时候,他只能点头或者摇头。

顾壮福救了道长,道长很是感激,由于条件有限,两个人只能挤一个被窝,他们一起在帐篷里住了几天,顾壮福发现这两个人住可比一个人住暖和多了,道长虽然暂时还不能开口说话,这顾壮福每天就像话痨一样对道长一顿输出,这道长也是听得津津有味。

没过几天,顾壮福就发现他之前打的野味,挖的野菜都快吃光了,他看道长的身体还在恢复当中,若是打猎的话要好几天,道长没有人照顾,就去村口的河里抓了几条黑鱼。

等顾壮福煮好了黑鱼汤盛了一碗给道长,那道长看见地上躺着的黑鱼,他不能说话,但指了指地上的黑鱼,顾壮福就明白了是什么意思,说道:“这是我从河里抓的黑鱼,给你补补身子。”

哪知道长双手作揖,拒绝了顾壮福,他摇了摇手,表示自己不吃黑鱼,这顾壮福就纳闷了,他好心给道长煮的鱼汤,这道长怎么不吃呢?真是白瞎他一番好意。

原来这道士也是分很多派系,全真道的道士禁止吃肉,而正一道的道士可以吃荤,除了斋日外平时可以吃肉饮酒,也可以成家。但是即便是能吃肉的道士,他有四种肉是不吃的,那就是:牛肉、狗肉、大雁肉和黑鱼。

所以前两天顾壮福那些在山上打的兔子肉道长会吃,可这黑鱼肉他是忌口的,道长受了伤,还不能发声,说不了话,只好先拒绝了。

顾壮福见道长不吃,就只好自己先吃了,他吃完了便问道:“道长,您不吃这黑鱼,那我晚上去山上给您打点兔肉或者鹿肉吧,吃了肉体力才能恢复得快。”道长点点头,表示感谢。

很快到了晚上,顾壮福吃完锅里所有的黑鱼肉,就把锅洗了一遍,他知道自己上山打猎肯定要好几天才能回来,这剩下的食物不吃,就浪费了,临走前,他还嘱咐道:“道长,我这一走就是好几天,野菜就只有这么多了,您自己看着办吧,要是能走动,自己去附近看看有没有野果,务必等我回来。”

顾壮福就这样踏出了帐篷外,他走了一会儿,后面忽然传来了脚步声,顾壮福想,有谁和他一样这个点上山打猎呢?但是他拿着火把一照,发现是道长,便好奇地问道:“道长您又怎么了?是肚子饿了吗?”

道长摇摇头,拉住顾壮福的手不让他走,顾壮福解释道:“道长,你这是何意?难道不同意我上山打猎吗?”道长点点头。

顾壮福一把推开道长,安慰道:“没事的道长,你知道我为什么在晚上上山吗?因为冬天的树木没有枝叶,那些小动物没有地方躲藏,会藏在洞窟里,早上去很难找到洞窟,晚上就不一样了,他们自己会跑出来,这是我这么多年当猎人摸索出来的。”可道长还是不让他走,甚至在手上比划着,像是在算什么。

顾壮福不顾道长阻拦,还是上山了,那道长见自己阻拦不成,之后一个人摇着头回帐篷生火取暖去了。

顾壮福则是拿着火把,一边照亮眼前的路,一边拿着路上捡的一根枯枝条当登山的拐杖往前走着。

他每走一小步,都会用耳朵仔细倾听周围有没有什么“窸窸窣窣”或者“沙沙”的声音,有的话,他会顺着那声音走去,看看是不是山鸡或者野兔。

这一晚上下来,他只打了一只野兔,这只野兔很小,两个人完全不够吃,顾壮福就往山顶进发了,越往山顶走,这风就越大,呼呼的北风吹在脸上,像是有人拿把刀在脸上蹭来蹭去,让人生疼。

顾壮福顾不得许多,他只想着要打点野味,解决两个人的温饱问题再说,他穿的衣服旁边裂开了一道口子,风吹了进来,冻得他立马蹲下身子,他想着今天打了只野兔,就先算了,明天再说吧,就在一棵树旁找了个别人搭的帐篷安顿下来。

山上之所以有一些帐篷是因为猎人之间的默契,他们知道同行之间会经常上山打猎,就在适当的位置搭了帐篷,走的时候也不收走,等下一个猎人来,正好可以在里面休息,走的时候将里面收拾一下就好。

顾壮福将猎到的野兔挂在帐篷外面,自己在帐篷里躲风了,虽然只抓了一只兔子,但是花费了一晚上的时间也是很累了,他往帐篷里一躺,就迷迷糊糊一下子睡着了。

等三更天的时候,只听到帐篷外面呼呼的北风吹着,让他被这风冻醒了好几次,他在睡梦中想着要是有一件貂皮大衣就好了,忽然风停了,帐篷外发出一阵阵剧烈的蹄子声。

顾壮福打猎久了,也不是特别害怕,如果是人的话也可邀请对方一同进帐篷休息,只怕这东西不是人,是有攻击性的野猪就不好了。

他立马坐起来,点燃火把,走出帐篷外,看看他刚刚吊在那里的兔子,却是已经不见了,但是地上却是留下来一长串脚印。

他根据脚印判断,不是野鹿就是野猪或者是獐子,总之这东西身形起码有自己一半大,要不然怎么连兔子都被叼走了。

是个猎人就会有好奇心,顾壮福也一样,他来不及等天亮,就拿着火把朝脚印的方向一步步探寻而去,他想若是那猎物逃走就算了,若是没有逃走,一定要将它带回去,起码够吃半个月。

顾壮福走了一会儿,风有点小下来了,他忽然听见前方有怒吼的声音,赶紧冲过去,却发现什么都没有,而且连脚印都消失了,这可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顾壮福准备回头走了,却从火把的余光看见旁边有一个墓碑,这里竟然有一座坟墓,他吓了一跳。

顾壮福怕自己惹怒了死人,就赶紧跪下来,对着坟墓磕了三个响头,嘴里念叨着:“这位已逝的先人,在下无意冒犯您,还请您原谅我,打扰了。”说完就赶紧起身。

此时有好几片花瓣从天而降,飘到了他的头上,还有身上,他闻了之后觉得浑身舒畅,精神也好了很多,他想莫非是他刚刚在坟头说的那些话让墓主人听到了,墓主人为了表示感谢给他送来了这神清气爽的鲜花吗?

他又用火把照了照这坟墓的周围,这周围已经没有任何明显的痕迹了,连墓碑上的字迹都已经模糊不清,都说万物有灵,顾壮福从小就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他一路流浪,听过多少光怪陆离的故事,他相信这些鲜花是墓主人对他表示感谢的证明。

他在周围转了一圈,将坟头的这些鲜花摘了好几朵下来,想拿回家装饰自己的帐篷,当然走的时候又是磕了好几个响头。

第二天早上,顾壮福觉得这打猎是没法打了,就往山下走去,他拿着花钻进帐篷的时候整个帐篷充满了花香。

那道士闻见花香一下子从地上坐起来,忽然说道:“你回来了?”

顾壮福听了之后,赶紧问道:“道长,您的伤好了吗?可以说话了吗?”

道长比顾壮福更惊奇,他摸了摸自己的喉咙,说道:“对呀,我竟然可以讲话了,多谢小兄弟救命之恩,这什么东西这么香,我好像是闻到了这香味一下子喉咙就能出声了。”

顾壮福激动地拿出那一把坟头花,在道长面前展示起来,道长见了瞪大眼睛:“这是?坟头花吗?”

顾壮福不明白,道长为何会知道这花是坟头花,他将自己昨晚的经历告诉了道士,道士像是明白了什么,开心地点点头。

正当他们聊天的时候,天上却有一只大雕飞过来,这只大雕大概有一个成年男子那么高大,不断地用爪子抨击顾壮福的帐篷,顾壮福猜想这大雕的目的不是帐篷,而是自己。

他赶紧从帐篷里跑出来,果然那大雕就不再撞击帐篷了,而是朝着顾壮福奔去。

道长见状赶紧喊道:“快,扔掉坟头花,那大雕的目标是坟头花。”

顾壮福扔掉花之后就往道长的方向跑去,道长拉着他就往山丘的另一个方向跑去,好不容易跑到一个安全的地方,道长才向顾壮福娓娓道来。

原来顾壮福昨天晚上看到的那个坟墓是几千年前的一个将军墓,所以墓碑上的字都已经不清晰了。

这将军墓葬在这山上是因为当时打了胜仗,这将军为了一方的百姓身受重伤而死,他告诉下面的士兵一定要葬在他所指的地方,因为那个地方他找先生看过,是块好地方,只有葬在那里,他的魂魄才能继续留在人间保护他的子民。

这墓碑在平时是一个隐秘的状态,别人是看不见的,只有有缘人或者善良的人,以及墓主人想见的人,才能看见这墓碑,可能顾壮福平时乐意助人心地善良,那将军的魂魄才让自己的墓显现在他的面前。

而墓前的坟头花是将军几千年来的善心以及对这方土地的保护之心结成的坟头花,将军的魂魄想见谁就会让他闻花香,从而变得身体健康。

当时这将军的身边有一只大雕,每次打仗的时候,这大雕都会相伴左右,将军去世的时候,告诉手下的人别透露任何自己坟墓的位置,他以为这大雕找不到将军就会自行离去。

可这大雕对将军忠心耿耿,一直在寻找将军,也没有人告诉大雕将军已经去世,可大雕一定要找到将军,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在找了好久之后仍然没有将军的消息,身怀执念的大雕以为是将军抛弃了自己,在几千年的岁月中,修行成精,对将军由忠心变成了怨恨。

因此坟头花的香味一飘出来,这大雕就闻着香味而来,要找出将军究竟在哪里,然后毁了将军。

道长叹了一口气说道:“正所谓冤家宜解不宜结,如今要让大雕放下执念,也就是让坟头花宜解不宜结,看我们的努力了。”

顾壮福赶忙问道:“这大雕都成精了,我们还怎么对付,还有你怎么知道得那么清楚?”

道长笑了笑,告诉顾壮福,他就是几千年前帮将军选坟地的那个高人的后代,他家里的人世世代代都留下一个任务,就是守护将军的坟,守护这一方百姓的安危,虽然已经改朝换代了,可这一片百姓由他们来守护,他们只有守护好那隐藏的将军墓,才能让将军的魂魄守护好这一方百姓,守护好国家,没有国哪来的家?

那天,道长就是用祖上传下来的方法打开了将军墓,想帮将军扫墓,却被这大雕发现了踪迹,他赶紧关闭墓门,却被这大雕的爪子抓到了天上,重重地从空中摔了下来,才挂在树上,幸好得顾壮福出手相救。

顾壮福甚是感动,他从小就流浪,来到东鲁村之后,感觉这个地方的百姓安居乐业,想必和这将军墓离不开关系,他发誓一定要和道长齐心协力,将大雕的恩怨给解开。

他们正说着,这大雕就在天空中发现了这两个人的身影,径直向两人飞过来,顾壮福和道长对视了一下,互相点头之后,朝着两个方向跑开,那大雕一时不知道该追谁,它闻了闻味道,发现顾壮福身上花香的味道更浓,就往顾壮福的方向飞去了。

大雕刚想用巨爪抓住顾壮福,顾壮福早就有先见之明,他提早回头,对着大雕甩出刚刚逃跑时从帐篷里拿的粗麻绳,打了个圈,套在大雕的脖子上。

那大雕的力气岂是一个人类能打得过的,顾壮福早就想好了对策,他是在快接近榕树的时候才套麻绳的,因此他套上之后,就将另一头的麻绳围绕着榕树打圈圈,这下,大雕就被困在了榕树旁,再也逃脱不掉了,更不能伤害他们两个人。

道长及时赶到,只见他拿出一张符,然后嘴里碎碎念咒,念完了,拿着水喝了一口,将符喷湿,然后贴在大雕的脑门上。

大雕被贴符之后看上去摇头晃脑,非常痛苦的样子,连眼睛都睁不开了。

顾壮福问道长:“这是怎么回事?你在对他施法吗?这大雕精会不会死?”

“放心,这符叫回忆贴,能让他的脑子像走马灯一样,想起以前自己忠心耿耿的样子,更会通过这张符告诉它,将军是为了不让它伤心,想放它回大自然才发生的一系列误会,只要误会解开了就好,将军并没有抛弃它。”

一会儿之后,道士将大雕脑袋上的符撕下,那大雕好像脑子里有了记忆,它也不再怨恨了,而是挥动着翅膀,向道长和顾壮福道歉。

它见帐篷是自己搞坏的,赶紧飞到帐篷旁边,用嘴将帐篷上面的顶给叼起来,接着一次又一次,不停地飞到山顶又飞下来,一会儿嘴里是一只兔子,一会儿嘴里是一只山鸡,脚上还夹着很多柴火。

这下顾壮福和道长两个人倒是轻松了不少,晚上睡觉的时候,这大雕也硬要往帐篷里挤,顾壮福说这帐篷太小了,大雕是不能进入的,那大雕也不生气,就在帐篷外站着睡觉,你还别说,那大雕往有风的方向一挡,就一点儿也不冷了。

道长和大雕在顾壮福的家里生活了一段时间,道长的身体也渐渐康复,大雕也和他们有了感情,都舍不得离开。

两个人加一只大雕,在这个冬天显得格外温暖,可是好景不长,就在他们觉得幸福的时候,东方的天空被一团黑火笼罩,这团黑火已经连续两个晚上遮住月亮,还散发着一股令人作呕的气息。

那大雕像是知道了什么,朝着那团黑火一直不停地咆哮,但是道长和顾壮福却不明所以,一天晚上,那黑火朝着顾壮福的方向从天空中游过来。

顾壮福和道长都不知道这黑火是什么,更不知道如何应对,他们还在思考的时候,那黑火却是分出来一小团,变成一把弓箭,朝着顾壮福的帐篷射了过来。

帐篷里的东西全部都烧焦了,还不时发出阴森恐怖的笑声,还好顾壮福和道长站在小土丘里往天上看,要不然已经变成两具尸体了。

那黑色鬼火也变成一只大雕的模样,对着那大雕说道:“我们一起合作,找到将军的墓,将它毁了如何?”

大雕用力地扇动自己的翅膀,先将帐篷的黑火熄灭,接着对天空一阵怒吼,和黑火正面打了起来。

可惜的是,无论大雕如何用力,用嘴叼或者用翅膀扇动,那鬼火都是能变幻莫测,它的身体被分开了之后又能立刻合上,永远都不会受伤,也不知道它的弱点在哪里。

可是大雕还是苦苦支撑,他要尽自己所能保护顾壮福和道长,就像当年保护将军一样,大雕要继承将军的遗志,它也要保护这一方百姓。

顾壮福忙问道:“道长,你可知道这是什么?”

道长从土坡上爬起来,看了一眼:“糟了,这黑色火焰是集结了几千年的怨灵,它们在等待一个时机,要消灭这一方的保护神,先从大雕下手,大雕消失了,它们肯定会找到将军墓的入口,消灭将军墓的魂魄,到时候祸害这一片的百姓。”

那大雕虽然还在和黑火打着,可是道长的话它也听了进去,千钧一发的时刻,那大雕飞到上空,变成了一只全身燃烧着红火的大雕,然后将自己变成了一把弓和一支箭,还发出了声音:“道长,顾兄,谢谢你们让我解开了几千年来的心结,如果放任不管,这黑火肯定会伤害主人的墓,我要保护主人,和你们在一起的时光很开心,接下来主人的墓就交给你们了。”

说完就朝着黑火的方向射去,那红色火焰随着那支射出的箭将黑火包围起来,将黑火一点一点侵蚀干净。

那团大的黑火消失之后,附近的小点也都自动灰飞烟灭了,大雕变成的弓和箭也消失了,一切又恢复了平静,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只有顾壮福跪在地上,泪水早已浸湿了他的眼眶,道长的眼里也噙着泪水,嘴上念了一句:“善哉善哉!”

这件事情过后,很快就迎来了春天,道长重新回山上的道观了,顾壮福也搬回了小河边,他永远都记得,有一只大雕为保护一方的百姓牺牲了自己,他发誓也要好好对待这里的村民,待村民亲如一家人。

后来,顾壮福一直做好事,做了点小生意,还娶了媳妇,在村里安了家,他告诉自己的孩子,一定要善待村民,做一个善良的人,因为我们美好的生活是前人用自己的血肉换来的。

顾壮福只是个流浪儿,可是他在失去双亲之后没有变坏,而是靠着自己的善良一步一步成长起来,让自己做一个有奉献精神的人,这种品德值得我们学习。

就因为他的善良,所以看见一个受伤的道士都能出手相助,还和道长一起拯救大雕,解开误会,收获人生中一段不平凡的经历。

有勇气善良的人,上天会给他一个惊喜,你只管努力,剩下的交给天意。

你觉得呢?

声明:本故事旨在传承民间艺术,劝人从善,弘扬传统美德,与封建迷信无关,谢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90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