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一束馨香宛自天成青瞳视角

2023/2/25 来源:不详

地景艺术作品

“青睐”团员收获满满

水仙雕刻作品

宫廷插花作品《花九锡》

石文芳园长生动讲述中

水仙雕刻师张益强为团员讲解

侯芳梅(右)老师指导团员插花伴随着新年的欢乐气氛,“青睐”寻访小分队走进北京世界花卉大观园。在石文芳园长的生动讲述中,从屈原的“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罗”,到袁宏道清疏远淡的插花艺术作品,“青睐”团员们触摸了一番花艺自古由今融入人们生活的历程,更感受到中国传统插花文化的诗意悠长。

走出插花艺术博物馆,寻访小分队乘坐电瓶车一路观赏新奇的地景艺术,之后又走进水仙展现场,向漳州市水仙花雕刻大师张益强学习水仙养护、雕刻的技术要领,接着流连于五大温室,览尽奇花异草。

最后,团友们围坐于鲜花环绕、绿植映衬的百花茗赏厅,在侯芳梅老师的指导下动手插花,插做出属于自己的“宛若天成”之作。三个多小时过得飞快,丰富的内容让“青睐”团员们直呼养眼又实用。

袁宏道的《瓶史》是日本宏道流的“圣经”

1月5日的午后有些阴冷,中国插花艺术馆里却春意盎然。不少早到的“青睐”团友被美丽的插花作品吸引,自行观赏起来。不一会儿,北京世界花卉大观园的石文芳园长来到馆中,准时开启了本次寻访活动。

中国插花艺术馆集中展示了中国传统插花各种类型、风格与特色的作品,石园长微笑着告诉大家中式插花正确的观赏“姿势”:只能从正前方观看,包括拍照也要从正前方。因为中式插花主枝侧枝讲究“天地人”理念,它的中心焦点区域只有从正前方才能够看到每一朵花的角度,感受到它相互陪衬、有主有从的关系。

从正中的“四大人群”插花作品,石园长开启了本次观览。“四大人群插花指的是宫廷插花、寺观插花、文人插花和民间插花,其中也呈现出中国园林的讲究。眼前这幅作品选用了传统花材,用玉兰牡丹迎春海棠构成‘玉堂春富贵’的美好寓意。实际上花文化的意识也日渐渗入日常生活,像传统四合院里面经常选种这些植物,也是源于玉堂富贵的意思。”

相邻的民间插花作品,呈现出强烈的对比,“它的花器选用非常朴素,其实就是老百姓家里的泡菜坛子”,大家听了会心一笑,“它选用的花材有石榴、菖蒲、蜀葵,也是寻常人家里房前屋后种的花,造型上也偏向轻松自然。”

与民间插花相比,文人插花更注重意境,偏爱“格高韵胜”之花,常用有“四君子”寓意的梅兰竹菊插做简约的造型。石园长指着文人插花的典型代表袁宏道所著写的《瓶史》,“《瓶史》是中国插花史上的一部重要专著,也是影响东方插花风格的里程碑式著作,在中国它是传统插花的经典,在日本它是宏道流的‘圣经’。”

花乡草桥村有多年的种花养花历史

一踏进插花艺术史的展厅,映入眼帘的古词诗画让人顿觉古意浓浓。从《楚辞.山鬼》追溯,我国插花有多年的历史,石园长边走边指着作品介绍,“中式插花普遍认为是起源于民间的生活与习俗,我们早期的文化里有用花来装饰身体的著述,古时候女子有取花戴在头上,穿挂在身上的习俗。即便是现在的婚礼,新娘的手捧花,伴娘的手腕花等等也都是源于早期人体花艺的装饰形式。”从展品里明显看出节庆插花和老百姓的生活习俗自古有关联,“春节、端午、重阳等节日,人们会在插花小配件的选用上进行不同搭配,或是放两块月饼,或是放两个酒坛子。”

转过身,一组栩栩如生的古代人物塑像吸引了大家好奇的目光,石园长讲了这个“国礼赠梅”的典故:越国使臣正向梁王赠献一枝梅花,大臣们纷纷讥笑这个披头散发、来自蛮荒之地的使臣只拿了一枝梅花进献,梁王很不高兴。使臣坦率直言在他们的国家梅花是最高的礼待,梁王听了转而欣然。一枝梅花传情达意的典故使人感受到花文化自古与美好相伴。

展厅一侧摆放的“春夏秋冬”作品美轮美奂,石园长告诉大家,古时人们尤为注重四季季相插花,也就是按春夏秋冬的时令来选择花材,策划花艺造型。她笑着补充,“正是因为传统花材具有这些美好的寓意,现如今从栽培技术上使很多花都实现了周年生产,像玫瑰、菊花等等都可以达到全年生产,随时能够买到。”

中式传统插花之精髓的六大容器瓶、盘、篮、缸、碗、桶,与梅花、牡丹、菊花等传统花材相搭配,精美地呈现出一花一叶之中的情韵与品格。说到花器的历史,石园长也是信手拈来:“传统插花在造型上分直立式、水平式、倾斜式和下沉式,在花台的固定方法上,瓶花一般选用撒(一种木棍相互支撑的技艺);盘花一般会选用剑山。”她手指一个作品强调,“大家特别要看一下这个花器,它叫做七宝,上下贯通有孔,现在非常少见。”

插花艺术品很难保存,团员们在展厅难得地见到一些拓片、画像砖等收集而来的文物。石园长指着一个拓片说:“这可以说是最早的佛前供花的原型,非常珍贵。”她接着介绍,据史料记载,一名叫小野妹子的遣隋使六次往来隋朝,把中国的插花传到日本。

文化兴盛时期,插花文化也相应兴盛。唐代是插花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南唐后主李煜每逢春盛时,会邀约三五友人来一起插花、赏花,“可以说是开了最早的插花展览会的先河”。宋代是插花的鼎盛期,文人生活讲究焚香、点茶、插花、挂画,这样的“文人四艺”在《听琴图》里表露无遗。石园长一口气介绍道,“宋代不光是单纯的插花,已经开始研究插花的保鲜方法,还开发出各种各样的七孔瓶五孔瓶,来搭配花材的整体造型。元代的插花作品虽然不多,但这个时期插花开始出现不对称的几何造型。虽然作品不是完全对称的,但整体造型非常均衡,饱满。明清时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插花衍生品,通草画是当时一个重要的技艺,现在成为一项省级非遗技艺。”

走过花艺简史之路,进入现代花艺厅,眼前似乎一亮,时尚明媚的时代气息扑面而来。石园长告诉大家,中国插花选手近几年在国际花艺赛事上越来越强,年广州的选手拿到世界花艺大赛第二名的好成绩。

离开展馆时大家似乎都有些留恋,石园长也很动情,“我们脚下所站的花乡草桥村,有年种花养花历史,旧时村里人挑着扁担向宫里去进献各种花卉。花乡自古沿袭了非常精湛的技艺,尤以煻花技艺最为独特,能给花加温,让它提前开花。像马蹄莲切花、茉莉花、芍药花都产自花乡,非常有名。一直以来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的学生必来花乡实习,去花洞子里面学习种花养花的技艺。”

看地景艺术,跟漳州大师现场学习雕刻水仙

走出插花艺术馆,“青睐”小分队分别乘坐两辆电瓶车前往公园观览地景艺术。车在冬日的林间小路慢慢穿行,突然车里一阵惊呼,“快看树上那条龙,真有气势!”“这片椰子壳组成的心多好看!”“哎呀,那边有条巨大的鱼!”大家一边叫一边举起手机不停拍照。石园长笑着介绍,这些分布在公园林间、路边的58件地景作品,都是设计师用落叶、枯枝、石头、竹竿等园林废弃物制作的。“那条巨龙的龙爪粗壮有力,是藤条编制。龙鳞用小木片裁了做的,光粘木片就粘了15天。那条鱼是银奖作品,完全是用修剪下来的垂柳旱柳的柳条做成。远处那条金黄色的鱼是用脱完粒之后的玉米棒子做的。”

与万物和谐的《五蕴》、奋力一跃的《鱼跃龙门》、想触摸星辰的《大地的渴望》、带来生机的《朝阳》……一组组作品似乎唤醒了大地,萧瑟的冬日也变得生机盎然。呼唤共生的《海之精灵》、表现海洋的《生命》……让人们在观赏的同时,不断引发思考。石园长左手指向前方,“这组巨大的巢,是运用本杰士堆的原理用树枝搭出各种各样的造型,它不仅仅是一件地景艺术,还能让园里的小动物,比如黄鼠狼、小狗在里面过冬。”

车缓缓在水仙展厅门前停下,刚一进门便袭来阵阵沁人心脾的清香。福建漳州水仙雕刻大师张益强会长正在忙碌,他快步走过来热情地介绍起本次特展,“漳州的水仙产量大,球大花多,香气宜人,有‘天下水仙数漳州’之说,这里多个水仙作品、多盆水仙都来自福建漳州,每年春晚摆放的水仙也都来自漳州。”

水仙花具有可雕塑性,经过雕刻师的雕刻之后,可单独可组合,千姿百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张会长的指点下,团友们零距离观赏到难得一见的单瓣黄色、单瓣绿色的精品水仙。陈列在展厅的雕刻作品千姿百态,两只偷油的老鼠、渐次开屏的孔雀,水仙大象等等雕刻造型,更显出“凌波仙子”的魅力,吸引了不少长枪短炮的对焦。

张会长手握花球,左右手娴熟地配合,边示范边讲解水仙的基础雕刻方法。“第一步开盖,进刀到球体1/3,直到能看到叶芽、花芽。第二步再由下而上,从两边进刀,把中间的鳞茎片去除掉。”然后遵循“受伤处生长慢,没有受伤处生长快”的原则,按照它自然生长的方向做造型。“刻好的球体要倒扣浸泡,等到没有黏液流出,再拿出来由上而下,按照叶子生长的方向处理叶片、花柄。给花柄破皮时一定要破到球茎部位。最后贴上棉花,在阴凉处放置一周,就可以正常养护,静待花开了。”不少团友听完跃跃欲试,表示回去自己也要雕刻制作一盆水仙作品,增添过年气氛。

植物组织培养,全程需要无菌操作

告别“凌波仙子”,一行人复乘车来到植物科研实验室。透过巨大的玻璃窗,看到一架架整齐排列的玻璃器皿里生长着各种小苗。石园长告诉大家,“容器里是无菌的固体培养基,盖子上白色的小孔是透气孔,植物通过它来呼吸。这种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利用的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什么叫做全能性呢?就是用一个细胞就能让它长出茎叶根,一个细胞就能长成一个完整的植株。”

石园长像一个行走的植物百科全书,讲解中不时穿插有趣的知识点,频频引发会员的惊叹。“相对性细胞结合的种子繁殖,无性系繁殖的明显特征是可以保存植物的原始性状。工作人员取极小的一部分植物组织,通过初期的增生培养基,创伤部位表面细胞经诱导衍生出很多薄壁细胞(学术上叫做愈伤组织)。然后用生根培养基让很多细胞长出根来,再用诱导的培养,让它们长出叶,一个完整的植株就出来了”。

她告诉大家,进行组织培养技术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批量扩繁,没有病虫害,植物的苗株长势非常均一。整个过程都需要无菌环境操作,包括工作人员的工服、镊子、钳子等等工具,都要经过高温高压消毒灭菌。工作台在使用之前都要用紫外线杀灭残存的细菌,然后用通风把里面的东西吹出来。隔着橱窗能够清晰地看到,工作人员在操作的时候,会把自己前面的玻璃拉得很低,避免人呼气时进入细菌。

饱览天下奇花异草

见识了植物的养成后,石园长带领小分队走进面积达平方米的温室,穿越热带、亚热带及沙漠气候区,饱览天下奇花异草“奇”之所在。首先进入蔬菜瓜果园。玉米、甘蔗、甜菜,像风铃一样的辣椒,斤的大南瓜,顶着淡咖色的棉朵开得正旺的彩棉。还有不需要土壤在空气中就能生长的空气凤梨,一根铁丝给它围一个圆,就长了垂垂一片,又净化了空气。看到这些团友似乎变成了小孩儿,个个兴奋、惊奇。

除了眼观,还触摸到植物的神奇。石园长指着一种香草植物笑道,“它叫碰碰香,碰碰它就香”。大家争相伸手去碰,手上果然有一种香味,“它可以当作菜的佐料”。不光是特别香,还有闻着特别臭的,“一些植物像金丝吊蝴蝶,通过特殊的气味来吸引特殊的昆虫,完成传粉。”

转过由穿心莲、紫背天葵、藤三七等立体栽培的一整面绿色植物墙,就进入精品花卉厅,这里集中了亚热带植物。迎面一架炮仗花,一串串花朵真像春节的挂鞭,巧妙的是,它恰恰是在春节期间开花。石园长指着遍布的蝴蝶兰科普,“国兰花型小淡雅,香气怡人;蝴蝶兰属于洋兰,洋兰花型大但没有香味。”随即又指向远处培育的新品种熔酢浆草,“它的红色就像熔岩一样。自然界的彩色植物都需要光照,光照越好,它的彩色效果会越好。”

向前转过弯,一架层层叠叠的锦屏藤让人顿时感受到浪漫气息,“它生长在南方热带雨林地区,垂在空气中的是它的气生根,别称‘一帘幽梦’。”看到棚架下的苏铁,石园长笑着提问“它怎么分雌雄株呢”?没人能答对,她揭开谜底:从花序的形状上来看,雌株是圆形花序,雄株是尖状花序。边走边学,不远处的树上大小不一结了很多果实,酸橙、番石榴、小橘子、龙眼、杨桃,不禁让人垂涎。

穿过一木成林的大榕树,像掉进天然大氧吧,大家不由深深地呼吸起来。“刚才看到的曼陀罗,其实毒性没那么致命。这里有一种植物叫见血封喉,它的汁液毒性很大。”顺着石园长手指的方向望向树林深处,那里赫然挂了三块木牌来提醒游客:请勿进入。重要的佛教用花地涌金莲、奇特的大肚树使人仿佛置身热带雨林。石园长继续科普,“棕榈科的植物有不同的特性,比如椰子树,它只有顶端一个生长点,就像人一样只有一个头,砍掉就死了;但是重阳木,它顶端有很多生长点,砍掉一个头之后会再分叉长出新枝。”她转身指着“镇园之宝”——金不换,笑道,“这可是园中之宝,您拿块金子来我们都不换,因为它全身可入药,这满满一架子盘根错节的枝蔓都是它长出来的。”

穿越“沙漠”地带,像是走进仙人掌迷阵。石园长指着一株绿玉树笑道,“它俗称光棍树,细看才能看到极小、尖尖的叶子。”她接着介绍,多肉多浆的植物意味着它原始的生命状态就是缺水的。像很多仙人掌一样,它的叶片退化成刺,是为了减少蒸发,保存水分。它们的茎粗大长成球状,也是要吸收充足的水分,度过漫长的干旱季节。

体会“虽由人作,宛自天成”的插花妙境

最后,“青睐”团友到达百花茗赏厅,工作人员贴心地在绿树丛蔓中布置好插花桌椅,备好茶水零食为大家“充电”。曾为APCE会议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重要国事活动进行传统插花展演的侯芳梅老师也早早来到现场。

片刻休息后,侯芳梅老师温柔款款地开始插花讲演,“传统插花讲究四美,自然之美、线条之美、意境之美和综合之美。怎样把自己的作品插做得很美,吸引别人呢?就要讲究师法自然,以型传神。今天我们动手插做浅的盘花,特别适合直立式、倾斜式,要做到直立中偏带一点倾斜。”

知晓了师法自然的基本原则,大家跟随侯老师的示范开始插花。“通常用三个支点是不是就可以组成一个立体的空间呀?所以第一步要确立三大主枝,重要的是要确定它们的比例尺度。第一主枝怎么来确定长度呢?首先用它量一个容器的高度,再量一个容器的宽度,把它们加在一起长度的1.5倍到两倍就是第一主枝的长度;第二主枝是第一主枝的2/3到1/2;第三主枝是第二主枝的2/3到1/2,大家一定要记住。”

侯老师边讲边做,大家有样学样,“每个枝条粗细不一样,给人力度、感觉也不一样。具体的实践中还要依据枝条的具体情况做调整,如果主枝特别粗壮,就可以把比例放的小一点;如果它特别纤细,容器又特别厚重,也可以稍微放开一点。”

师法自然,最重要的是观察主枝的生长方向和姿态来确定剑山的位置。

大家随着老师的示范把主枝垂直插入剑山中间,再稍微倾斜调整好一个角度。然后插做第二主枝,既要符合它生长的方向,还要跟第一主枝呼应。“我们选用的灯台花比较有韧性,在插做的时候可以轻轻地通过手的温度给它做按摩,把它的方向稍微做一下。”紧接着用火龙珠作为第三主枝插做,“三个主枝构成一个不等边的三角形。”

侯老师带领大家选用香水百合插做焦点花,“在用百合的时候,要注意选用有方向感的单头百合。它的花粉容易散落污染花苞,还要去掉花蕊。”焦点花一般在什么位置呢?是在整个构图基部2/3的位置,可以是一朵花,也可以是一组花做一个焦点区域。焦点花也不能插太高,在整个作品的2/3左右。大家顺着百合朝向和生长一致的方向插入一支百合。“可以再选一支,去掉花蕊,在它的旁侧,方向一致地插入,构成一个既有左右关系,也有前后、上下关系的焦点空间。”

完成焦点区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大家选用小枝的灯台花,揉一揉枝条,插在中间、后侧,使它伸展出来,拉开景深。再依次用火龙珠、月季,平衡完善三个主枝的空间。“让所有的花枝和叶片都不能特别的拥挤,同时每一朵花也要很舒展。”接着用小菊稍微分割、补充一些空间,保证剑山的稳定和平衡。最后用漂亮的高山羊齿的叶片托在作品的下方,“让它高低错落、上散下聚,同时疏密有致,要有花枝和叶片从盘子里伸展出来。”

在温暖诗意的氛围里,大家深深体会到“虽由人作,宛自天成”的意境。欣赏着一件件自然怒放的作品,每个人都收获满满的开心。

文/本报记者李喆摄影/王静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35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