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间6元根的玉米,为什么引发不满

2025/4/10 来源:不详

知名研究白癜风专家 https://baike.baidu.com/item/刘云涛/21900249

▲这是灵兽第篇原创文章

6元一根的玉米是否卖贵了?

作者/十里

ID/lingshouke

1

“贵卖”农产品,受益获利的仅是新东方

沉寂许久的新东方,靠双语直播带货火出了圈。

其旗下直播间“东方甄选”用了半年时间将粉丝量从0做到了万,又用三天时间,从万涨到万。主播们靠说诗词歌赋,靠谈人生理想,讲真诚的故事和产品,在一片“卖个玉米给我说哭”的声音背后逐渐被质疑,6元一根的玉米是否卖贵了?

自从新东方双语带货直播火了以后,关于直播间农产品卖得贵的质疑不断。

面对带货农产品价格普遍较高,新东方主播董宇辉回应说,“谷贱伤农”,一个东西如果彻底没有利润,那么农村种地的人就会越来越少,所以价格不能太低。

董宇辉这一番解释后,话题量直冲榜首,被网友指出,这场“谷贱伤农”的同情,似乎和农民本身关系并不大,但不失为一个好故事,谷贱伤的不是农民,而是直播间的GMV。

相比售卖价格高,引发众多网友不满的原因转变为,用“谷贱伤农”的道理来解释直播间的商品为什么卖这么贵并不合适,而是该说明这根玉米到底哪里好,与市面上1元一根的差异化,来体现为何值6元钱。

“谷贱”是一个老生常谈的社会现象,也是宏观的社会问题,正因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粮食就是很便宜,卖的贵,自然要拿出“贵”的理由来。

更何况,现在的零售渠道并非与农民合作,很多农副产品的供给都是靠当地的合作社,合作社下面雇佣农民种植,并进行收购,这些产品一部分被品牌商买断,属于直供模式,还有一部分被线下的收购商收购,产品进入超市等渠道。

而合作社,乃至农民的收益,早在收购前就确定了。

举例来看,收购部按市场价格收购当地农产品,从合作社收购后,需要经过收购——运输——中心仓——分销商——零售商,这一完整的流程,最终的零售定价由市场反应来决定,而彼时无论定价多少,都与产地完全没有关系,更不会返回给农民,收购价是最终的成交价格,哪怕玉米卖到块钱一根,已经与农民毫无关系。

这两天还有一则新闻,东魁杨梅出口沙特,一颗的价格卖到60元,但从农民手里的收购价格只有4元。

所以,在直播间售卖农产品,如果是生产企业直接供应的话,那么,最终的受益者或许是企业本身,否则大都的受益者是分销商。

分销商将收购的玉米分拣装盒

再反观新东方直播间的回应,一句简单的“谷贱伤农”,就把分销商和直播间的利润推到农民身上,所以才引起大家的不满。谷贱伤农这句话没问题,但其中的“谷”指的是农民卖出作物时的收益,并非是直播间卖出的价格。

所谓的“谷贱伤农”,恐怕早已在直播间开卖时,就已经被伤完。

而相反,在面对网友的质疑时,或许用一系列华丽的言辞解说玉米产地、质量、稀缺性、口感甚至是种植过程中用了什么肥料,来营造高级感,都比一句“谷贱伤农”更有感染力。

2

销售渠道对农产品影响大吗?

在高价售卖玉米这件事上,还有另一种声音,虽然单价利润没有给到农民,但如果销量带动,最终会通过产业链传导,农民可以卖出去更多产品,这样总收入也是多的。

一位零售行业从业者告诉《灵兽》,粮食收购统一供销是一个体系,规模较大的合作社和销售渠道联营或者直销是可以提高粮食直接生产者利润,这是社区团购为什么会强调低价走量,再反作用于生产一样,但小规模产地没有话语主导权,收购价格无法与市场终端相比。

在市场上,农产品品质有不小差异,但农产品成本和定价的更多因素在渠道上,而真正的成本和利润其实主要就是在运输环节和销售环节,还有所谓中间商赚差价。加之,产量、供给和需求不完全适应等因素,也会让农产品附加值变低。

《灵兽》在盒马搜索玉米发现,单斤价格在6-10元不等,按照一斤2根玉米计算,每根价格在3-5元。在北京新发地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92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