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苇与芦竹南京黄飞鸿

2023/6/4 来源:不详

治白癜风的医院哪个好 http://www.xxzywj.com/m/

“五一”国际劳动节的下午,南京开始下雨了。虽然已经进入农历四月,但要到5月5日才进入“立夏”节气,因此,这场雨我们仍然可以称它为“春雨”,并且可能是今年的最后一场春雨了。

雨不知在夜间什么时候停了,第二天一大早,东方始露霞光,我起床后决定到秦淮河边散步去,雨后早晨的河边,空气质量一定最好,更加沁人心脾。

匆忙下楼,快要到河堤时,迎面走来一位身穿制服、臂带袖章的小区安全员,看到他戴着口罩,这时我才发现,自己今天竟然没有戴口罩就走出家门了?我不由自主地低下了头,好像做了亏心事似的。早晨时间宝贵,两条腿似乎也不愿意让我返回家戴口罩,带着身体不由自主地快速向前。不经意间,我在这个节日的春天清晨,在新冠肺炎疫情警报尚未解除的情况下,有了今年的第一次不戴口罩户外活动。

河边已经有三三两两在散步的人、在遛狗的人、在垂钓的人,人们几乎都像模像样地戴着口罩,尽管有的人把口罩退到了下巴上,形同虚设。好在河边地带空旷,节日的早晨,大多数人可能还没有起床呢。我决定放慢脚步,改散步为漫步,好多多欣赏春雨过后河边盛开的花花草草。大自然好像将花儿们展示的舞台由原来的树上全部换到了地面,在这个时节,你已经很难见到树花了,轮到了贴地花来唱主角。只见河堤内坡上,“美丽月见花”的花朵如繁星般泼洒在绿地上,“金鸡菊”小黄花和粉红色杜鹃花上的露珠在朝阳映照下更加晶亮迷人,“黄菖莆”与“鸢尾草”如同双胞胎让人迷眼,那一串串“野豌豆”花、“千屈菜”花如根根靛簪在强调自己的身份也非同一般。让我最感兴趣的,还是河边那一簇簇高大茂密的芦苇和芦竹,在最后一场春雨的滋润下,愈发显得更加葱郁旺盛起来。

芦苇与芦竹这对“芦氏兄弟”,从小在丘陵地带长大的我,在家乡的水塘、水坝、水库边根本没有见过它们的身影,对它们的生长环境很是不熟悉。扬州民歌《拔根芦柴花》被人们到处传唱时,我仍然感到好奇,我是扬州人,怎么没见过芦柴花呢?原来,只有靠近长江边、大运河边或者高邮湖、邵伯湖边生长的扬州人,才可以见到芦柴花,芦柴花的模样还是通过京剧《沙家浜》的宣传画才有所感知。“文革”期间学习毛主席著作时,记得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曾经用一副对联来比喻学习浮夸的人:“山间竹笋,嘴尖破厚腹中空;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当时感到很纳闷:墙上怎么会长芦苇呢?

除了芦苇,据说还有芦竹,但我根本分不清它们,它们是否可统称为“芦柴”,我也不敢断定。

随着秦淮河水系环境的科学整治和“河长制”的实行,我终于在秦淮河边见到了芦苇与芦竹。这对“芦氏兄弟”是因为环境美化、水质净化需要而被安家在了秦淮河边,也让我这个退休后安家在秦淮河边的人,有了对“芦氏兄弟”打交道的机会。发现它们最大的相同点就是都能开花,花由绒毛花絮凝聚形成,呈火把状,直指云天。扬州民歌中的“芦柴花”是指芦苇花还是芦竹花?我也不得而知。但经过长期观察分析,发现芦苇与芦竹至少存在三方面的不同。

一是对水资源的需求程度不同。芦苇需要在浅水地方生长,根部以在水下为宜,如在湿地上生长,根部要能够全部处在潮润的土壤中。因为它属于水生或湿生禾草,那些灌溉沟渠旁或江滩、河滩湖滩、溪边等临水地块或沼泽地等,都是芦苇理想的生存土壤,它们通过发展,可以形成芦苇丛、芦苇塘、芦苇荡。与芦苇相比,芦竹对水的要求明显低一些,适应性更强一些,具备水陆两栖特点。芦竹可以在水中生长,也可以在远离水边的河道旁或陆地砂质土壤中生长,其耐旱能力比芦苇强。鉴于此,前文对联中的“墙上芦苇”很可能是“墙上芦竹”之误,“芦竹”耐旱,可以在“墙上”生长,又由于它长得高,往往给人以“头重脚轻”的感觉,水中芦苇一直为旱地芦竹“背黑锅”。

二是生命的生长周期不一致。芦苇从长出水面那一刻起,通体呈现为绿色,到了冬天,其地表主体部分全部发黄枯萎倒伏,有的直接在浅水区域被沤烂消失,但其根部仍然存活在暖和的水下淤泥中,第二年春天到来时,芦苇会从水里冒出新的芦笋、芦茎,长出新的芦叶,直至形成茂密的家族群,其生命循环特征犹如“凤凰涅槃”。芦竹如果在第一年被人割断后,其埋在土里的根部同样会在第二年春天长出新笋嫩叶,直至成竹,犹如韭菜生长,一茬接着一茬。芦竹如果当年不被砍伐割断,在冬天不会出现倒伏现象,虽然芦竹叶子被寒冬摧残得枯黄了,但竹茎依然坚挺地在寒风中站立,彻底彰显出它的“竹”子本色。第二年,除了有新的竹笋破土而出,原有的芦竹像人一样又长大了一岁,芦秆将变得更加粗壮结实,直立坚韧,并会有许多分枝出现,形成更加茂密高大的方阵。

三是色彩变化有差异。冬天,芦苇与芦竹都呈现为枯黄色,但芦苇从第二年春天重新出水出土后,一直到夏秋季节,其色彩均以青绿色为主打基调,颜色纯粹青绿而又持久,略呈奶黄色的芦苇秆让绿色的芦苇叶给遮护着。芦苇的叶子因其宽大肥厚、青绿含香,成为人们每年端午前后包裹粽子的最佳首先材料,所以,芦苇的叶子又有“粽叶”“粽箬”等别称,资源精贵,是大自然赐给人类的最大号芳香叶片。而芦竹如果在第一年被砍伐后,第二年春天到来时,芦竹的根部也会重新长出新笋和芦叶,其色泽总体呈现为淡绿色,成熟的芦竹叶边会有白色镶嵌花边,而芦茎成竹杆后,呈淡白色。

芦竹如果在第一年不被砍伐,第二年春天到来时,看似枯萎的芦竹会慢慢褪去枯黄色,叶子由冬天的枯黄到春天的黄绿相间,直至夏天时,主体成长淡绿色,像经过风雨磨练后又重新穿上迷彩戎装的战士。秦淮河边的芦竹自从在这里安家后,就没有被砍伐过,现在已经愈发形成气候了,与芦苇兄弟一道,为秦淮河的水质净化、环境美化发挥了作用。

芦苇与芦竹,以往的它们都会在农家灶台下燃烧而化成灰烬,它们的根部也因有清凉败毒等功效而备受中医的青睐,芦苇的叶子可以为人们带来糯米粽子的诱人可口清香,芦竹也因其竹形而常常成为田园农舍的篱笆墙的用材,芦苇与芦竹这对“芦氏兄弟”,可谓浑身都是宝啊。但在秦淮河边,这一簇簇一片片日益壮观的芦苇、芦竹“芦氏家族”,它们更具有生态价值和观赏价值。大面积的芦苇或芦竹不仅可以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由它们形成湿地,同时也会成为鸟类理想的觅食、栖息和繁殖后代的乐土。

朝阳跃过了东山之巅,平静的秦淮河面在阳光照射下已不见了丝丝雾气,偶尔有一两只水鸟在贴水低飞,开始了它们一天的觅食之旅,亦或是在晨练。我沿着河床漫步着,深深地、没有任何羁绊地呼吸着,仿佛心肺真得被这个五月的早晨洗涤得更加清爽了。春天将秦淮河堤岸坡道洒满了绿,又让无数色彩鲜艳缤纷的花朵点缀着,让那已经长成2、3米高的“芦氏兄弟”挺拔着。

古老而又年轻的秦淮河,似一幅永远充满韵律与生命的巨帙画卷,在这个五月春天的早晨,以“芦氏兄弟”为主景的画面,当是其中出彩的一页吧!有诗赞曰:五月秦淮水气清,春雨迟暮夏日临。贴地百花织锦绣,绿树成冠花凋零。亲水步道有散人,漫步独爱芦花吟。芦苇芦竹芦兄弟,出彩生态环保屏。

年5月2日于金陵四合斋

作者束有春,文学硕士,研究员。长期从事我国文化史研究和文化遗产保护,出版《感知风骚时代》《官场怪谋》等学术著作多种。现为《炎黄文化》杂志副主编。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49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