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岁行记
2022/4/23 来源:不详五岁那年,我穿着印有奥特曼图案的塑料凉鞋,踩在光秃秃的土路上,迈着大步。太阳悬在头顶,老爸粗糙的大手,拉着我的小手,我们的影子短短的。走过家后高高的土坡,走过养牛叔门口臭烘烘的牛粪堆,走过小蝌蚪游来游去的青水塘,看见只有几栋矮楼的院子前,四个红红的大字:淝光小学。老爸松开我的手,摸着我的脑袋说:“四点再来接你。”我立马反对:“不行!太迟了!”勾头掰手指数了半天,抬起头望着老爸认真地说:“我要你五点就来接我。”
四岁开始,没人陪我玩过家家了。傍晚看姐姐背着书包笑嘻嘻地回家,我问姐姐,学校好玩吗?姐姐说:“好玩。”我就闹着要上学。可到了学校才知道,姐姐是骗我的。学前班,老师在上面讲课文,我在下面哭啊哭,闹着要去找姐姐。老师没办法,就让我搬个小凳子,到姐姐旁边坐。我抹着眼泪,和一年级的姐姐一起上课。
姐姐五一结婚了。那天,把姐姐背上车,回屋转了一圈,看小表弟小表妹在打牌,我想喊姐姐一起玩——才想到姐姐已经被接走了。晚上婚礼,我上去讲了几句话:“舍不得姐姐的红烧肉、麻辣小龙虾。姐姐是我最亲的姐姐,梓豪哥以后就是我最亲的哥哥啦!我们是一家人,以后要常回来看看……”
姐姐回门那天,奶奶去世了。我一大早跑回去喊:“奶奶!奶奶!”可她们说:奶奶睡着了。
奶奶就我一个孙子。我是超生的,小时候,罚款没交完,村干部闯到我家搬电视衣柜,他们很凶,我就躲到奶奶的小锅屋,绕着奶奶跑来跑去。奶奶弯着腰朝我说:“他们是来逮你的。”我吓得哇的一声哭起来,往奶奶怀里钻。奶奶搂着我,轻轻地拍我脑袋:“好乖乖,不怕,不怕。”
守在奶奶的灵棚里,把往生咒念了一遍,又一遍。苦。人间真苦。抄了《阿弥陀经》,奶奶烧五七那天,寄回家。抄了两份,一份给奶奶,另一份给老爸。
老爸当初一直盼着我的学业。在厦门待了一年,习惯了在高高低低的山坡,爬上爬下,吹着海风,眺望远处的岛。再回去,竟然感到一股陌生。
前些天,去了趟安大,变化很大。南区建了个小公园,就在南池塘附近。大一开学第一天,稀里糊涂摸索到这儿,对着池塘站了一早晨的桩。在小树林跑步,还撞过铁丝网,把脸撞出几条血道子。现在池塘变大了,树林变小了,修了一条塑胶小道。东亭还是老样子,风吹起来芦苇荡哗哗地响,对着亭子行了一趟太极,太阳把我们的影子拉得很长。衣服汗湿了,随手捡了根树枝,比划起那套初级剑。和过去一样,只是没带酒壶。戒酒了。
对过去的自己,也有一种陌生。以前喜欢“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的调调,捡个树枝,边喝酒边耍剑。现在偶尔还会背背那些诗,但不会沉浸其中了。或许当初喜欢的并不是剑,而是仗剑的“酷”,一种夹藏着自我、傲慢的“酷”。
中午,鑫仔请我吃梅园。想吃麻辣香锅。鑫仔说,换老板后就不好吃了。还是点了份,尝了下,果然没以前好吃了。下午,他要去看埋剑的地方。带他到南体小树林晃了一圈,没找到。鑫仔被蚊子咬了几个包,我们就出来了。
或许有些故事,注定是为了成长。只有走出家乡,才能理解家乡。只有走出自我的世界,才能了解自己。初一开始记日记,高三后一天不落,记了十几本。观察自己,观察他人,观察世界,不知觉地,在看不见的阴暗面,傲慢与自我滋长泛滥……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路长着呢,慢慢来,不懈怠。
二十三岁生日,一个人出门走了一天。累了,蹲在凉亭看蚂蚁搬米粒,一群蚂蚁被石头槽卡住,费劲地把米粒往上抬,又滑了下来,一次次地重复着。低头划了会儿手机,再看时,米粒已被搬走了好远。水泥地上,一只黑色的蛹虫,正往蛹壳外钻。地被太阳晒得有点儿烫,担心蛹虫出来后没地方去,就把它捡进草丛。头朝下,又给它翻了个身。想起去年这时候,踩碎了一只蜗牛。不知道它现在在哪?构成那只蜗牛的几亿个分子里,会不会有一部分,构成了此刻的蛹虫?应该有轮回吧。就像一根火把烧完了,又点燃了另一根,不断流转。众生是一个整体。和百千万亿劫相比,百年太短暂了。而这百年又该追求什么?
《周易》第二十三卦是《剥》,是衰乱的一卦,“不利有攸往”。从初爻到第五爻,都是阴爻,上爻孤立的阳爻岌岌可危。前些天在南光听讲座,老教授说,“阴爻,象征小人。阳爻,象征君子。这卦讲的是‘小人当道’的时代。”我问老教授,“物质化高节奏的当下算是“剥”吗?”老教授说,“这是人心的剥,是人心大乱。”
刚回家路上,下雨了。想起小时候,下大雨,和姐姐搬个小凳子,坐门口,看院子发呆。雨点哗哗啦啦,打在水坑里,溅起密密麻麻的水花,姐姐指着最大的那朵,喊我一起看。水花有的带着泥是黑色的,有的是白色的。我说黑的是坏人,白的是好人,我俩就一起数,黑水花白水花哪个多。看到黑水花变多,我就扯着姐姐的袖子喊,“怎么办?好人要输了!”
《剥》的后一卦,是《复》。
初稿于.7.23
改稿于.3.23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